忍者ブログ

in Freakonomics

沒什麼好說的, 知道的就是知道了。
TIME :

NaomiQholic

女性

2025/04/20
14:08
[PR]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2010/03/16
22:31
聽楊日松上課 part one

 
今天跟楊一起去阿風的學校聽楊日松上課,老教授超有魅力的(炸)。
他本人走路很慢、鄉音很重,但是感覺得出來很驕傲自己的職業,可能是邀請老教授的老師沒有溝通好上課內容,老教授一直以為自己今天要主講的是「法醫學概論」,一上台便從法醫系的出路開始講(炸)!感覺得出來老教授非常想將這種職業(抱負?)傳遞下去,但課程表預計這週講的是「創傷」,有很多人抱持期望而來,失望回去。

老實說……我認為邀請老教授的那位教授應該要好好地與老教授道歉(正色)!!!
一位八十歲的老教授一個人到台北醫學院,還為了找教室與同學們道歉(因為找教室的原因似乎遲了幾分鐘上課),被助教提醒之後才發覺上課的內容與預定進度不同(炸),最後因為沒有準備好上課內容(真的是毫無準備)而提早下課,臨走前又跟同學們道歉一次(炸炸炸)!!!

這樣謙虛(?)的老教授現在哪裡還有--?!(喂喂)
上了這樣一堂師生都失望的課程(掩面)難不成不是洽談的人該確實負起的責任嗎?!
(咋咋我都要哭了Orz)

不過老實說對我這樣旁聽再旁聽的毫無經驗門外漢來說,這堂課還是很有收益的。
看老教授優雅的風範(大概只有我認為)不說,老教授授課時會「暫停」--在思索用什麼「詞」、「字」怎麼寫,怕自己鄉音太重同學聽不懂而轉身緩慢寫字--的片刻,成為法醫的路徑(第一次知道當法醫有兩條路可以攻略),對我這個毫無成績壓力的旁聽的旁聽門外漢都是一種享受。

基本上我一直覺得,可以跟傳奇人物這樣面對面,還被要求坐近一點坐到第一排(少於三公尺的距離啊!)就是一種收穫了。大概是我太容易滿足。

最後。
因為早下課,就跟楊與阿風開始亂晃吳興街。
途中走在一條巷子時,一個中年男子突然大喊「小ㄨㄤˋ」讓我嚇了好大一跳!低頭一看一隻黃狗正在他面前聞著花盆。

我今天超--認真考慮自己要不要正式換掉綽號。

--
晚餐超好吃的(跳跳)感謝阿風推薦那間漢堡店(跳跳)。
最近超憤青的,對不起啊兩位(掩面)。

PR

2010/03/15
14:39
週一早上撐著不會的代價是美好的

 
我要給那位我其實不知道姓名(毆死)但上課真的上得太棒的心理系教授雙拇指!!!也要感謝旻燈大大的誠心推薦(跳跳)!!!第一次聽那位教授的課是聽星期三早上的【社會心理學】,教授上課的方式非常幽默,雖然第一次旁聽時間只有一小時。上週一請小燈大大帶我去找教室,沒想到那天教室大爆滿,沒有聽到課有些落寞,這週望小小就頂著「根本不是台大生的旁聽生」的光圈(到底是怎麼樣的光圈?)一個人衝到似乎超過三百人的普通教室去旁聽。

因為今天才拿到課本,加上我又錯過上幾週教授的課,這週聽來課程似乎還沒進入正課,所以我的筆記上充滿了自己覺得有趣的零碎的點(炸):像是無法用科學驗證的「前世」與「靈魂」,在被印證的案例中都缺乏所謂的「直接證據」(毆);「瀕死經驗」只會出現於意外與車禍的情況之下,自殺者沒有「瀕死經驗」的體驗,因此目前科學界對於「瀕死經驗」的看法,認為是在意外與車禍之下,大腦為了減輕肉體的痛苦,大量分泌「腦啡」,所以瀕死經驗皆為看見揉合的白光與人生過往的回顧。

除此之外還有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不過對我來說,本日最大收穫在於老師說了兩個關於「質化」的例子給全班聽,藉此提到身為男性的他實際上是無法想像身為「媳婦」的妻子處於「婆媳關係」之中的困擾,一個新嫁娘去到「人生地不熟」的丈夫家中,對於丈夫而言,家裡的一切都是他習慣的,家人的說話方式、習慣……等等,也都是丈夫能夠理解的。但是剛嫁入的新嫁娘呢?是全然陌生,連新婚床上的床單與被單都不見得自己喜愛的顏色--這般孤立,恐怕是男性始終無法想像的。不過我覺得,把身份調換過來,或許男性就能多瞭解女性在這方面的不適應--即使這麼說,男性也鮮少會注意床包、被單之類的細節吧!

另一個個案的訪談故事,架構很簡單;一個母親收到一封老朋友寫給她的信,看了那封信她想提筆回信,卻不知道應該在「家」裡的「哪個位置、哪張桌子上」提筆回信。

兩個孩子共用一間房間、都有各自的書桌,老公將公婆來時當作公婆房的房間當作書房、也有自己的書桌(老師在這邊的講法相當有趣,他說;「平常有一間房間是公婆來時給公婆住的公婆房,公婆不在時,誰可以使用那間房間?當然是老公囉」),那麼她呢?這個媽媽可以在哪張桌子上提筆回信?

媽媽在臥房當然有梳妝台,但上面堆滿了東西,幾乎不剩下什麼空間可以寫字。客廳的茶几?那張桌子上也放滿了雜物,更何況,茶几,算是她的桌子嗎?餐廳的飯桌?雖然桌面有很大的空間,但那張桌子,又算是「屬於媽媽的桌子」嗎?

老師當然不只講這一個例子,但這個例子讓我不停反思--並非「母親」的角色在家裡從來不用桌子,但似乎家裡很少為了「母親」準備書桌,似乎「母親」也甚少想到該在家裡準備一張「自己的桌子(自己的空間)」,往往母親要寫字、閱讀,似乎都是在客廳、餐廳,使用著「大家共用的桌子」。

這只是一個屬於生活中的小小例子,卻足以令人思考,「母親」在家庭中的定位,我想這種故事並不會只發生在所謂的「傳統家庭」當中,卻似乎女性在結婚之後,也容易將自己的角色定位融入家庭、老公與孩子的生活背後,或許並不是要爭取多大的自主權力,但是不是在社會裡的「母親」,時常是個連自己的桌子都沒有的定位呢?那個「家」對於「母親」而言,真的稱得上是「堡壘」嗎?

教授說他聽完這個故事之後,就立刻買了一張書桌給自己的太太(笑)。

--
希望我下週一還聽得懂這堂課(毆)

2010/03/15
06:16
[我也不知道該是什麼] 圓周率日

 
在我們分隔兩地,不見面的歲月已逼近認識的日子的一半,我的友人從地球的另一端打電話來,在三月十五號的早晨。互道早安後他沒頭沒腦地說了句「今天是圓周率日」的台詞,我先是傻楞,想起他去年也是打了這麼一通電話給我,也說著同樣的話語,去年我為了他這過度突然的發言去查了關於圓周率日的資料,才發現我的友人在節日被制訂的當日便打了那通關於圓周率的電話給我。

「今天已經是三月十五號了。」
「但我這裡的時間還是三月十四號。」
「那麼圓周率與我的生活的關連性何在?」
「人的生活處處可見圓周率的應用啊。」
「是、是。」
「如果可以就這樣一直像圓周率就好了。」

我不懂我的友人說什麼了,他好像也沒有打算要解釋的意思,與友人認識了這麼久,多少也習慣了他毫無連貫的突來話語,我們又閒聊了關於春天之類的話題,收線之後,我才想到,圓周率是沒有盡頭的啊--

--
小望式的浪漫(毆),因為太OOC了所以不敢掛任何人名上去,今天在某些地方還是三一四對吧?

2010/03/14
13:53
因為修羅而看到不少想看的電影記錄。

 
與史考特吃早餐 Breakfast With Scot
歡迎來到隔離病房 Welcome to the Quiet Room
午後七點零七分 Le Samourai
日正當中的星空 Starlit High Noon

つづきはこちら

2010/03/14
09:58
今天是圓周率日。

 
學園周率3.14第一次知道今天就是這個數字的紀念日。
紀念。

圓周率原來沒有盡頭啊。


<<< PREV     NEXT >>>